|
實務 | 夏季食堂食安注意事項夏季來臨,氣溫升高,又到了食品安全事故高發期。在夏季高溫季節,細菌繁殖迅速,食品容易腐敗變質,食品安全問題尤為突出。 對于食堂而言,夏季更應該注重食品安全。那么,夏季食堂食品安全的注意事項有哪些呢? 01 食品原材料采購 選擇正規渠道:到有固定生產經營場所、證照齊全的正規生產、經營單位采購食品,確保食品來源可追溯。 做好索票索證:索取并留存供應商的營業執照、食品生產/經營許可證、檢驗檢疫報告等,建立原料進貨臺賬,記錄名稱、規格、數量、進貨日期、供應商信息等。 嚴格驗收標準:對采購的食品進行感官檢查,如肉類無異味、無黏液、切面有光澤;水產活鮮游動活躍,冰鮮眼球飽滿、鰓色鮮紅;蔬菜/水果無腐爛、霉變、蟲蛀。冷鏈食材查驗運輸全程溫度記錄,冷藏車溫度應維持在0℃-4℃,冷凍車≤-18℃。 02 食品加工制作 生熟分開:食品加工過程要做到成品、半成品和原料分開、生熟分開、葷素分開,加工制作工具分類定點存放,避免交叉污染。處理生食要用生食專用設備和用具,如刀、砧板等。 燒熟煮透:烹飪時確保食材煮熟,尤其是肉類、雞蛋、海鮮等易滋生病菌的食材,煮熟至食物中心溫度達70℃以上。熟食從冰箱拿出后,建議徹底加熱后再食用。 規范涼菜制作:涼菜間要配備專用設備,操作人員需二次更衣、戴口罩手套,工具使用前用75%酒精擦拭消毒。涼菜現做現賣,常溫存放不超過2小時,高溫時≤1小時。
03 食品儲存 分區分類存放:生熟分開,植物性、動物性、水產品分柜存放,易串味食品單獨密封存放,豆制品、乳制品需冷藏并標注開封時間。 控制溫度:冷藏庫溫度0℃-4℃,冷凍庫≤-18℃,每日早晚各記錄一次溫度。常溫儲存食品需置于陰涼干燥處,離地離墻10cm以上,避免受潮霉變。 遵循先進先出原則:對庫存食品原料進行全面清理,及時清除、銷毀過期或腐敗變質食品,防止食品混放,避免交叉污染。 04 環境衛生與設備維護 場所清潔消毒:廚房地面用洗潔精+熱水沖洗,重點清理排水溝,垃圾桶需帶蓋并每日清運,垃圾存放處每周用含氯消毒劑噴灑消毒。操作臺、貨架用消毒濕巾擦拭,接觸直接入口食品的工具每次使用后需清洗消毒。 定期消殺:每月進行一次全面除蟲,使用物理防治為主,化學藥劑需在非營業時段操作并避免污染食品。空調濾網每兩周清洗一次,下水道每周用小蘇打+白醋疏通消毒。 設備設施維護:冷藏冷凍設備定期清理冷凝器灰塵,確保散熱良好。冰箱內生食需用密封容器或保鮮膜包裹。餐飲具采用高溫消毒或化學消毒,消毒后倒置存放于保潔柜,避免二次污染。 05 人員管理 健康管理:從業人員要持有效健康合格證明上崗,夏季每日晨檢,禁止患有發熱、腹瀉、手部化膿等癥狀的員工上崗,痊愈后需持醫院證明返崗。 操作規范:加工食品前用肥皂+流動水洗手20秒,接觸生肉、垃圾后需重新消毒。禁止佩戴首飾、留長指甲,加工時穿戴清潔的工作服、帽子,頭發不得外露。 06 食品留樣 每餐次食品按品種留樣,不少于125g,標注日期、名稱,存放于0℃-4℃留樣柜,保留48小時,涉外餐飲需保留72小時。
07 應急預案 食堂應該做好應急預案,“預防為主、統一指揮、分工負責、自救與社會救援相結合”,一旦發生食品安全事故,第一時間正確處理,確保人員健康安全。 客易捷供應鏈系統包含采購、生產、倉儲、配送、成本五個模塊。系統可實現采購管理、配送、出入庫、EDI盤點、財務核算等方面的統一規范化,各部門管理人員能夠通過系統提報的精準數據,實現進銷存管理并及時解決食品安全管理上的問題,全面提升后廚生產效率,降低采購成本,讓食安管理快捷無憂。 客易捷供應鏈系統-供應商信息
總的來說,團餐食堂必須重視團餐食材的質量管理,通過數字化系統加強采購管理、儲存管理等來提高食材質量,確保食堂經營方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保持領先地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