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9日,全國校園食品安全現場會在寧波召開。記者在現場會上獲悉,近年來,浙江依托省域食品安全數字化改革先發優勢,用智慧監管筑牢校園食品安全屏障。
截至目前,全省中小學校食堂實現100%運用“陽光廚房”實施線上巡檢,食品安全量化等級100%達到B級(共分為A級、B級和C級三個等級,B級代表良好)以上,大宗食材統一配送或定點采購100%全覆蓋,師生家長對學校食堂的滿意率達98%以上。

“有人員未戴工帽,請及時處理!”在寧波市北侖區顧國和中學食堂后廚,記者一進入粗加工間,就聽到墻角攝像頭傳來語音播報。這是學校正在應用的“浙江校園食安在線”系統中的一項功能,一旦發現陌生人進入或有員工違規操作,AI抓拍就會聯動現場語音播報示警,提醒從業人員立即整改,消除風險。

校園食品安全監管難在哪?“如何實現動態管理很關鍵。今天檢查是安全的,不代表以后都是安全的。”省市場監管局餐飲服務食品安全監管處相關負責人表示,運用數字化手段可以極大提升監管效率,實現實時巡查,最大限度保證學生每日的餐飲安全。
在浙江,已有11531所學校的14529家食堂在“浙江校園食安在線”設立數據檔案,實現一校一檔個性化監管。同時,全省學校食堂、校外供餐單位開展常態化非接觸式線上巡檢,自動抓拍未戴工帽、抽煙等影響食品安全的違規操作,線上問題發現率同比下降18.8%。
客易捷明廚亮灶以電子大屏的形式,向食堂營運方實時呈現后廚各環節規范操作情況,對工作人員、尤其是后廚人員行為進行監督管控,例如:未帶口罩、手部未清潔、未按規范流程操作等,及時糾正后廚錯誤行為,消除食品安全隱患。

系統支持高清紅外攝像頭實時監管后廚所有操作行為,同步食堂大屏播放,便于就餐者實時監督,陽光展示無死角,細節全面。打造校園食品安全的“透明監督機制”。
總之,只有落實好網格化、臺賬化的日常監管要求,堅持學校食堂食品安全日常監管與專項整治相結合,做到日常監管不放松,讓常態化監管發揮全天候效用,才能筑牢學校食品安全防線,使學生就餐既營養又衛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