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實務 | 食品留樣為啥必須不低于“125g”? 當發生食品安全事故或者爭議時,食品留樣,是極為關鍵的環節。在校園食品安全管理領域,"125克"這個精確數值承載著特殊的使命。 那么,為什么是“125g”呢?
01 食品留樣不低于125g的原因 食品留樣不低于125g原因如下: 滿足微生物檢測需要。 規范里要求留樣的食品成品大都屬于風險較高食品,主要是微生物風險高。對于微生物風險較高的食品通常采用三級采樣(通常為5個樣品)方案。三級采樣要求每件樣品要足夠數量,便于檢測結果準確性。 之前由于檢測方面技術以及也考慮到食品成本因素將樣品留樣量定為不少于100g,隨著儀器及檢測技術進步發現100克不能完全滿足三級采樣需要,就不能較好評估樣品微生物水平。 畢竟食品安全永遠排名第一。 每個樣品數量為25克比每個20克數量更足,現行兩個規范均要求成品留樣量不少于125g。 02 “125g”留樣對校園場景的特殊防護價值 相較于社會餐飲,學校食堂的留樣制度具有更強的公共屬性: 1. 群體防護特性:單次供餐覆蓋數百至上千人,需滿足大規模人群溯源需求; 2. 發育階段敏感性:未成年人免疫系統尚未完全成熟,微量致病源即可引發嚴重后果; 3. 應急響應時效:教育部規定食源性疾病事件須在30分鐘內啟動調查程序。 留樣制度的本質是通過標準化流程構建食品安全防火墻。125克不僅是物理重量標準,更是推動食品安全治理現代化的支點。 客易捷智慧食堂系統提供菜品留樣功能,完善的菜品留樣記錄,包括菜品、廚師、餐次、留樣人、留樣時間;并可實時同步于監管部門,通過數字化方式助力校園食品安全管理。 當每所學校都能嚴格執行這一標準時,實質上是在構筑抵御食源性風險的銅墻鐵壁,切實守護好祖國未來的健康防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