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實務|食堂大宗食材規范采購要點為保障團餐食堂食材供應的質量與安全,滿足食堂日常運營需求,特制定本食堂食材大宗食品采購方案,規范采購流程,確保為就餐人員提供安全、營養、優質的食品。 01 采購目標 1.確保采購的食材符合國家食品安全標準,保障食品安全。 2.建立穩定、可靠的供應商隊伍,保證食材供應的及時性與穩定性。
3.通過合理的采購策略,在保證質量的前提下,控制采購成本。 02 食品品類及要求 (一)糧谷類 1.大米:符合GB 1354 - 2018《大米》國家標準,顆粒飽滿、色澤清白、無異味、無雜質,優先采購當季新米。 2.面粉:符合GB 1355 - 1986《小麥粉》國家標準,粉質細膩、色澤自然,面筋質含量符合制作不同面食需求。 (二)肉類 1.豬肉:符合GB 9959.1 - 2019《鮮、凍豬肉及豬副產品 第1部分:片豬肉》國家標準,具有動物檢疫合格證明和肉品品質檢驗合格證明,肉質新鮮,無注水、無病變。 2.牛肉:符合GB/T 17238 - 2017《鮮、凍分割牛肉》國家標準,肉色鮮紅或深紅,有光澤,脂肪呈乳黃色,無異味,無炎癥、水腫、淤血等情況,具備相應檢疫和檢驗合格證明。 (三)禽蛋類 1.雞蛋:新鮮,蛋殼清潔完整,燈光透視時整個蛋呈微紅色,蛋黃不見或略見陰影,無異味,符合GB 2749 - 2015《食品安全國家標準 蛋與蛋制品》。 2.鴨蛋:同樣要求新鮮,蛋殼完整,無裂紋、無霉斑,氣室小,蛋黃完整,具有鴨蛋正常氣味,符合蛋制品相關食品安全標準。 (四)豆制品 1.豆腐:采用優質大豆為原料,質地細嫩,有彈性,無異味,符合GB 2712 - 2014《食品安全國家標準 豆制品》。 2.豆干:口感細膩,咸淡適中,有豆制品固有香味,無不良氣味,包裝完好,符合相關食品安全標準。 03 供應商選擇與管理 (一)供應商篩選標準 1.資質要求:具有合法有效的營業執照、食品生產許可證(或食品經營許可證)等相關證件。 2.生產能力:具備與采購量相匹配的生產或供應能力,能保證穩定供貨。 3.質量保障:建立完善的質量管理體系,提供的產品符合國家食品安全標準,有良好的質量追溯體系。 4.信譽口碑:在行業內信譽良好,無不良經營記錄和食品安全事故。 5.價格合理:提供的產品價格在市場合理區間內,具有一定競爭力。 (二)供應商評估流程 1.發布招標信息:通過官方網站、行業平臺等渠道發布大宗食品采購招標信息,明確采購品類、質量要求、采購量、供應商資質等內容。 2.供應商報名:供應商按要求提交報名材料,包括企業資質證明、產品質量檢測報告、報價單、業績證明等。 3.實地考察:組織由食堂管理人員、食品安全專家等組成的考察小組,對符合基本條件的供應商進行實地考察,查看生產環境、生產流程、質量控制、倉儲條件等。 4.綜合評估:根據供應商提交的材料和實地考察情況,對供應商的資質、產品質量、供應能力、價格、信譽等方面進行綜合評估打分。 5.確定供應商:根據評估結果,選擇得分較高的供應商作為入圍供應商,簽訂采購合同,明確雙方權利義務、產品質量標準、價格、交貨方式、售后服務等內容。 04 采購流程 (一)需求預測與計劃制定 1.食堂管理人員根據過往用餐人數、菜品安排、季節變化等因素,預測未來一段時間的食材需求,制定初步的采購計劃。 2.將采購計劃提交食堂負責人審核,根據庫存情況、預算等進行調整,確定最終采購計劃,明確采購食品的品類、數量、規格、預計采購時間等。 (二)采購執行 1.采購人員根據采購計劃,向選定的供應商發送采購訂單,明確產品名稱、規格、數量、交貨時間、交貨地點等詳細信息。 2.供應商確認訂單后,按要求組織生產或備貨,并按時將貨物送達指定地點。 (三)驗收環節 1.貨物到達后,由食堂驗收人員、食品安全檢測人員共同對食材進行驗收。驗收內容包括食材的品種、規格、數量、外觀質量、包裝、保質期、檢驗檢疫證明等。 2.對肉類、食用油等關鍵食材,按照一定比例進行抽樣檢測,檢測項目包括獸藥殘留、酸價、過氧化值等,確保食材符合食品安全標準。 3.驗收合格的食材辦理入庫手續,驗收不合格的食材及時與供應商溝通,要求更換、補貨或退貨處理。 (四)貨款結算 1.根據采購合同約定的結算方式和時間,采購人員核對發票、送貨單、驗收單等相關憑證,確保信息一致。 2.經食堂負責人審批后,財務部門按照財務流程辦理貨款結算手續。 客易捷供應鏈系統規范庫存管理流程,實現庫存精準管控,后廚電子秤內置原生App防油、防水、防蟲,斷網、斷電亦可正常使用,節省人工,不用單據再錄入系統,保證采購數據的準確性,支持攝像頭拍照留存,可以追溯食材信息增加食品安全的可追溯性,助力食堂采購規范管理。 總的來說,團餐食堂必須重視團餐食材的質量管理,通過數字化系統加強采購管理、儲存管理等來提高食材質量,確保食堂經營方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保持領先地位。 |